端午节是什么节?端午节的相关节日

发布时间:2023-10-30 11:39:14
发布者:网友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端午节是什么节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端午节的相关节日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端午节和哪两个节日是三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端午节,又叫做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二、中秋节端午节的民俗

中秋节的习俗:赏月,祭月,玩月,吃月饼,烧斗香,走月亮,曳石,买兔儿爷,广州一带“树中秋”。

其他习俗:1、中秋婚育俗信,如:偷瓜送子、照月得子、乞月为媒、偷菜求郎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古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6、吃粽子: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和荷叶。

三、端午节几月几日

1、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2、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

3、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四、三个端午节各是什么时间

1、小端午的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也称之为“头端阳”,

2、其实关于大小端午的记载,在南宋就已经有记载《鸡肋集》中说:“楚地以五月初五为小端午节,五月十五为大端午节”。

3、小端午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划龙舟、洗艾叶菖蒲澡、给小孩子脖子上挂香包等。

4、大端午农历的五月十五,这一天会准备佳肴,接女儿、女婿回家,同时还有饮一茶、食一样、做一事的习俗。

5、末端午,一般是凫水渡江,然后再喝一喝艾叶雄黄酒,驱寒辟邪,末端午只有很少的地方才有,主要是用来进行庆祝和祭祀、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

五、端午节的意思与含义

1、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含义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据传说,在春秋时期,屈原在被放逐的最后一天,投身汨罗江自尽。

3、当地的渔民为了避免鱼虾啃食他的尸体,纷纷划船摇橹,敲锣打鼓,同时投入了许多艾叶和雄黄酒,以驱除蛟龙和毒虫。

4、这一节日也是以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方式来纪念和庆祝。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炎智能写作工具可以帮您快速高效的创作原创优质内容,提高网站收录量和各大自媒体原创并获得推荐量,点击右上角即可注册使用

小炎智能写作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