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什么 初一到初三文言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3-10-30 20:31:56
发布者:网友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文言文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初一到初三文言文大全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是也”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1、出自先秦佚名《唐雎不辱使命》:“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译文: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

3、“也”的本义属于肯定语气词,有两种情况,一个出现在句中,一个出现在句末。

二、文言文形容词、作动词有哪些

文言中常见动词有:能、欲、得、可、足、宜、应、肯形容词:夷近、险远、穷尽名词做动词1.耻,用作动词,是“以……为耻”的意思。

2.师,用作动词,是“以……为师”的意思。

3.羞,用作动词,是“以……为羞”的意思。

4.小,用作动词,是“以……为小”的意思。

5.奇,用作动词,是“以……为奇”的意思。

宾客,用作动词,是“以……为宾客”的意思。

6.粪土,用作动词,是“以……为粪土”的意思。

三、文言文里的与是什么意思

1、【广韵】【集韵】【正韵】同与。【说文】赐予也。一勺爲与。【六书正譌】寡则均,故从一勺。【广韵】弋诸切【正韵】弋渚切【集韵】【韵会】演女切,音予。【说文】党与也。【战国策】是君以合齐与强楚。【注】与,党与也。【管子·八观篇】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

2、又【广韵】善也。【礼·礼运】诸侯以礼相与。

3、又【增韵】及也。【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4、又许也,从也。【论语】吾与点也。【管子·形势解】鬼神助之,天地与之。

5、又【博雅】如也。【前汉·韩信传】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注】师古曰:与,如也。【司马相如·子虚赋】楚王之猎,孰与寡人。

6、又施予也。【礼·曲礼】与人者,不问其所欲。【周礼·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注】与,谓予人物也。

7、又助也。【战国策】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与大心者也。【注】与,犹助也。

8、又类也。【周语】夫礼之立,成者爲饫,昭明大节而已,少曲与焉。【注】与,类也,威仪少比类也。

9、又以也。【诗·召南】之子归,不我与。【朱注】与,犹以也,以谓挟己而偕行也。

10、又和也。【战国策】内不与,外敌不可拒。【注】犹乱,与犹和也。

11、又用也。【诗·唐风】人之爲言,苟亦无与。【传】无与,弗用也。

12、又数也。【礼·曲礼】生与来日。【注】与,犹数也。

13、又语辞。【礼·表记】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

14、又容与,闲适貌。【庄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注】以求从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楚王乃弭节,裴回翱翔容与。【注】索隐曰:言自得。

15、又【正字通】大与,官名,主爵禄之官。

16、又不与,国名。【山海经】有不与之国,烈姓黍食。

17、又【广韵】羊洳切【集韵】【韵会】【正韵】羊茹切,音豫。参与也。【正韵】干也。【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周礼·冬官考工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18、又县名。【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以中涓从,将击胡陵方与。【注】索隐曰:地理志,二县皆属山阳。正义曰:与,音预。

19、又【正字通】疑虑未决也。通作豫。【前汉·昌邑王传】杨敞犹与无决。

20、又【陈汤传】士卒犹与。通作豫。

21、又【集韵】【韵会】羊诸切【正韵】云俱切,音余。语辞。【论语】其爲仁之本与。【礼·檀弓】曾子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疏】微,无也。与,语助。

22、又【诗·小雅】我黍与与,我稷翼翼。【笺】与与,翼翼,蕃庑貌。

23、又【论语】与与如也。【注】威仪中适貌。

24、又舒也。【前汉·礼乐志】朱明盛长,旉与万物。【注】师古曰:敷与,言开舒也。与,弋于反。

25、又人名。【书·舜典】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传】殳斨,伯与,二臣名。【释文】与,音馀。

26、又山名。同舆。【山海经】敦与之山。【注】按名胜志作敦舆山。【又】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注】与或作舆。

27、又【集韵】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说文与训赐予也,一勺爲与。与训党与也。今俗与字通作与。

28、赐予也。一勺爲与。此与与同。余吕切文二。

29、赐予也。赐,予也。予,推予歬人也。一勺爲与。下从勺。一者,推而予之。余吕切。五部。此与予同意。大徐作此与与同,小徐作此卽与同。惟小徐袪妄内作与予皆同,近是。

30、今正。以一推勺,犹以亅推予也,故曰同意。与,攩与也。从舁。义取举,不同与也。今俗以与代与,与行而与废矣。

四、古代文言文华字是什么意思

1、【卷六】【华部】户瓜切(huá)

2、荣也。从艸从。凡华之属皆从华。

3、段注:见《释艸》。艸部曰:葩、华也。?部曰:,华荣也。按《释艸》曰:蕍芛葟华荣。浑言之也。又曰:木谓之华,艸谓之荣。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析言之也。引伸为曲礼削瓜为国君华之之字。又为光华,华夏字。

4、段注:亦声。此以会意包形声也。户瓜切。又呼瓜切。古音在五部。俗作花。其字起於北朝。

5、〔古文〕?《唐韵》戸花切《集韵》胡瓜切,音划。《书·舜典》重华协于帝。《传》华谓文德。

6、又《礼·檀弓》华而睆。《疏》凡绘画,五色必有光华,故曰华画也。

7、又粉也。《曹植·洛神赋》铅华弗御。

8、又发白也。《後汉·陈蕃传》蹇谔之操,华首弥固。

9、又华林,园名。《魏志》芳林园卽今华林园。

10、又地名。《战国策》说赵王于华屋之下。《史记·秦本纪注》华阳,地名。《吴志·孙皓传》皓举大众出华里。

11、又华表。《古今注》尧设诽谤木,今之华表。

12、又星名。《晋书·天文志》大帝九星曰华盖。

13、又《韵会》胡化切,音话。《书·禹贡》至于太华。《尔雅·释山》华山,为西岳。

14、又姓。《潜夫论》华氏子,姓也。《通志·氏族略》宋戴公子者,食采于华,因氏焉。

15、又《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枫枰栌。《注》华皮可以为索。

16、又《集韵》呼瓜切,音哗。《礼·曲礼》为国君者华之。《注》华,中裂之,不四拆也。《尔雅·释木》瓜曰华之。

17、又与花同。《尔雅·释草》华,荂也。《扬子·方言》齐楚之闲或谓之华,或谓之荂。《佩觿集》华有戸瓜,呼瓜二翻,俗别为花。

18、又《韵补》呼戈切。《边让·章华赋》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进如浮云,退如激波。

19、又胡戈切。《徐锴·说文系传》华,本音和,故今人谓华表为和表。《枣据诗》矫足登云阁,相伴步九华。徙倚凭高山,仰攀桂树柯。

20、又《诗·本音》灼灼其华。《注》音敷。《考》《诗》如常棣之华,颜如舜华,维常之华,叶车韵。隰有荷华,叶下都韵。黍稷方华,叶下途韵,凡七见,皆读敷。

21、又《唐韵古音》亦音敷。郭璞曰:江东谓华为敷。陆德明曰:古读华如敷,不独江东也。汉光武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必得隂丽华。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小炎智能写作工具可以帮您快速高效的创作原创优质内容,提高网站收录量和各大自媒体原创并获得推荐量,点击右上角即可注册使用

小炎智能写作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