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是什么,观念性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3-10-31 15:25:28
发布者:网友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观念是什么和观念性是指什么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观念是什么以及观念性是指什么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1、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校长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

2、办学理念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灵魂。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有助于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在践行中形成学校品牌。

3、办学理念科学合理与否的检验标准,可以从办学理念的价值取向、语言表达、理论基础及特色实践等方面加以审视。

4、在价值取向上,应凸显理念的育人性。办学的终极价值是为了人,为了人的更好成长与发展,因此办学理念必须要凸显育人性。若办学理念在方向、立场上是错误的或者是背离教育本质要求的,显然是不可取的。

5、在语言表达上,应注重语言的可读性。办学理念属于学校的理念系统,要求表述应清晰、简洁、准确,防止偏颇、偏激,应具有可读性。一方面要注重语言的凝练、概括,能够给人以简洁、清晰之感;另一方面要注意语言的准确、贴切,避免说一些正确的废话。同时,办学理念中要避免“示范”“特色”“名校”等表达,这种标签式的表述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背离学校教育发展的质朴性内涵。

6、在理论基础上,应关注理念的理论性。办学理念需要校长领导团队、全校师生员工以及与学校发展相关的利益人共同商讨面对,需要在理论知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这就要求校长及其领导团队要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自觉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水平,以理论自觉提升学校办学理念的价值内涵。

7、在特色实践上,应体现理念的整体性。实践理念的整体性是要求理念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要渗透到学校办学的所有方面:一方面,办学理念要统领学校的理念系统,要形成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等的一体化;另一方面,办学理念要渗透到学校办学的具体行为之中,办学理念要与学校的管理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环境营造等内容紧密结合,并且内化在具体行动之中。

8、办学理念不是虚幻的标志,而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教师是实施办学理念的主体,任何教育理想和理念的贯彻与落实都需要依靠教师。学校办学理念的践行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使教师深刻理解并接受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办学理念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愿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办学理念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进而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而发挥出办学理念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9、要将办学理念内化为师生的共同愿景,首先要广泛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讲解办学理念,使教职工理解和熟悉办学理念的具体内涵,为全面推广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要让教职工积极参与。在形成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应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对办学理念的讨论,认真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大家的意见整合形成共识。再其次,要让办学理念具体化。学校办学理念需要转化为班级和个人的理念,并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使办学理念渗透、细化到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教育行为之中。

10、理念是制度的先导,制度是理念的保障。办学理念催生出相应的学校管理制度,反过来,办学理念的实现则需要相应的学校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因此,校长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把办学的理念贯彻到学校制度中去,通过健全的制度和民主的管理,使学校形成良好风气,确保办学理念的有效落实。

11、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要充分考虑各种特殊的情况,不能把制度定成“死制度”,致使人成为制度的“奴隶”,要让师生都能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充分体会到办学理念的存在,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制度环境。所以,校长应注意将办学理念外化为学校管理制度,以相应的学校管理制度来保障办学理念的实现。

12、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深厚文化底蕴和办学精髓的积淀和升华,办学理念的践行需要学校文化的积极影响。学校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交往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13、实践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校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渗透于其中,在活动中传递给全体师生,逐渐将其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信念和追求,增强办学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价值力。

14、办学理念最终作用要体现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之中。课程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行为活动,它集中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15、比如,上海市上南中学在践行“以爱国精神激励人,以科学精神塑造人,以人文精神熏陶人”办学理念过程中,将办学理念的研究和实践上升为广大教师能积极参与的教育科研课题,以课题推动学校的整体综合改革,促进办学思想向现实转化,他们形成了《“爱国·科学·人文”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的研究》的科研课题。

16、在总课题研究目标的统领下,学校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实施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围绕学校“爱国·科学·人文”办学理念,并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与教学资源,开发具有时代特征、上南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以此来推进学校的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由此推进办学理念的深化与落实。

二、企业管理理念是什么

1、经营理念是理念在企业经营方面的体现,它涵盖了企业为什么和怎样生存的问

2、题。企业经营理念整和了企业宗旨、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经营方针、企业精

3、神等内容而形成一套有机的思想体系,它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4、企业宗旨:企业宗旨是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和根本目的,它体现了企业的理

5、想与追求。就其内涵而言,有经济目的、社会目的、文化目的、生态目标,四个

6、企业决不能将四个目标的实现从时间上排

7、否则就犯了酷似环境问题上先污染,

8、标,不能割裂,更不能追求某一项的最大化。企业对内要实现其发展,不断提高

9、职工待遇,对外要提供合格产品、满意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为社会的进

10、步做出贡献。经营宗旨在各企业中有不同的表现,如松下电器的“产业报国”,

11、经营方针:经营方针是企业运行的最高原则,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经营方针,

12、的期待,企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13、企业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根本看法。企业价值观是在企业中占主

14、为绝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关于客观对象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15、其它几种范畴归根结底都受价值观制约,

16、对这一企业管理永恒主题的重视。

17、价值观是一种内化了的约束系统,

18、它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来指导行为、

19、相对的规章制度也是一个约束系统,

20、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理念的浓缩,是企业灵魂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在

21、为谋求自身生存发展而形成并为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健康向上的

22、群体意识。它统一于整体的价值观,像国航“永不休止地追求一流”的精神。

23、涵盖了上述几项内容的经营理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

24、和最高原则,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这就决定了理念必然具有独特的性质,在此,

25、本文将其总结为精神性、指导性、概括性、高层次性、民族性和整和性。

26、精神性。理念是企业家们总结、创造并被员工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经营思想。

27、着共同目标努力,是精神财富,而非物质的。

28、指导性。科学合理的理念一旦确定,它将作为一种最高的“精神统帅”来指

29、概括性。经营理念是企业运行长期稳定的指导思想,之所以能在不同时期、

30、框。其语言表达有一定的抽象性,如康佳的理念“康乐人生,精彩纷呈”。

31、高层次性。企业理念往往是企业高层领导人生理念的延伸,依靠企业家的权

3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33、力和威望,尤其是威望来传播、渗透。例如金利来的“勤、俭、诚、信”的企业

34、理念是曾宪梓先生创业之初提出的,同时也是经营者本人的处世哲学。

35、民族性。经营理念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必然要受到社会主流文化、道德、

36、任何理念的组成都不是随机拼凑,

37、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二者共同构成企业的精神资源。

38、并得到群众认可的价值标准和行动规范,还包括历史传统、习惯、作风、道德规

39、其实,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从内容看: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没有理念

40、概括的企业文化起码是层次较低的经不起竞争磨砺的短视文化,

41、企业文化还包括企业环境和典礼,

42、其仪式及企业英雄是企业动态文化,

43、而企业经营理念是潜在的精神资源。

44、是凝聚、协调,而理念则是指导经营战略,目标等的原则。总之,企业文化和理

45、念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企业精神资源。

46、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灵魂所在,对企业运行和良性发展具有战略性的功能与作

47、价值取向上为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提供导向,

48、理念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行为的正确与否。

49、济发展规律的理念易于被员工接受,

50、年,巨人集团提出“多元化”战略,同时向房地产、保健品、医药

51、亿造“巨人大厦”,因这种经营思想违背了企业发展必须

52、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产生负导向,企业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53、也是员工行为的最高目标和原则,

54、此理念与员工价值追求认同就构成员工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和精神激励,

55、激励无法达到的持久性和深刻性。

56、“行为”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

57、员工队伍的复杂性决定缺乏系统标准约束的企业将是一盘散沙,

58、的政令已不能驾驭市场经济下的员工行为,

59、经营理念是企业内部一种粘合剂,能以导向方式融合员工目标、理想、信念、情

60、价值追求和目标是员工行为的原动力,

61、员工自然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62、企业理念中蕴涵的精神一旦被员工接受和领悟,就会极大地提高生产和服务质

63、同时促进企业形象的逐步完善和完美,

64、南通正大兽禽水产选择导入“草根化”经营理念,

65、把自己应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农民,

66、就会辐射到企业整体运行的全过程,

67、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走出企业向社会辐射。如海尔“真诚到永远”的理念,

68、崇高的企业理念对社会公众是一种精神感召,

69、公众通过理念感知企业形象,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美誉度。

70、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无形的指挥中心,指导着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管理、可持

71、续发展等重大事项,因而,设定科学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72、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7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74、以人为本”。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深刻的内涵。从社会层面看,当今

75、生产经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就变成了“以

76、“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劳动力转变。

77、资本成为公司管理重要的短缺资源,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

78、这种经营理念的弊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79、人本观念得以确立并被广泛认同。

80、知识经济的到来更使以人为本的观念

81、普遍地深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从企业生产要素的角度看

82、其他所有资源和要素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和创造才

83、能转化为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

84、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内部管理上

85、就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

86、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87、以人为本经营理念不仅体现在内部的管

88、政党及宗教团体的关系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视相关者利益

89、特别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要充分考虑消费者利益和社会

90、从而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实现自身发展。

91、也是企业经营理念的本质和核心。

92、(二)坚持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统一

93、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如何平衡是企业经营理念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94、处理二者关系事关企业的发展和命运

95、同时也影响社会进步。社会效益和企业效

96、追求物质财富增长是社会和企业共同的目的。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企

97、但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又是不完全一致的

98、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经济

99、社会目标相对于企业目标来说内涵更丰富

100、可持续性。二者的不同还表现在社会效益不是企业效益的简单

101、有时局部利益可能损害整体利益。

102、健康发展意味着企业经营者能以贡献社会为己任

103、承担社会责任。这不仅是社会的需要

104、正确价值原则是企业发展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因素

105、商业伙伴和员工对企业认可和满意

106、(三)坚持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统一

107、。长期与近期不仅仅是指具体的长期目标和近

108、影响着企业经营行为和作风的一种经营理念。

109、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既对立又统一

110、但只有长期打算而不注意近期收获

111、表现为追求长期利益可以使近期利益的获取更具方向性、

112、必要的近期利益又是长期利益的基础

113、只有把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持企业可

114、(四)坚持质性提高与量性增长的统一

115、重视质性提高还是重视量性增长是两种不同的企业经营理念。

116、质性提高与量性增长既对立又统一

117、表现为质性提高与量性增长互为条件、

118、大为企业素质的提高提供外部条件

119、而企业素质的提高也为企业规模扩张和速

120、度的加快奠定基础。但二者又是矛盾的

121、只有量性增长而没有质的相应提高

122、现实中不少企业更偏好于量性增长

123、重视规模和速度而忽视素质和效益

124、往往把有限资源投入到量性增长上

125、这种不适当资源分配必然导致低效果或负

126、的企业一味追求规模扩大和产值的增长而忽视

127、量与质的有机结合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本质要求

128、随着产品市场扩大而一般导致自身规模扩

129、产品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高上。特别在销售市场不断

130、也要避免简单的外延式扩展。迅速膨胀的规模如没有素质作基

131、(五)坚持创新和稳步发展的统一

132、是企业经营理念中的两种策略思想

133、是指以不断变革求生存的经营理念

134、化的不确定性在于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135、很多时候企业难以准确识别矛盾的主

136、产品等方面调整缓慢是其基本特征。

137、业的人员对现有事业和工作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138、有资产专用性和技能转换成本方面

139、但变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内在矛

140、盾和外在压力决定了企业变化的必然性。

141、这种变化来自于企业内部矛盾运动

142、技术经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变化是企业体现的一种

143、也只有创新才能求得企业真正稳定。

好了,关于观念是什么和观念性是指什么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小炎智能写作工具可以帮您快速高效的创作原创优质内容,提高网站收录量和各大自媒体原创并获得推荐量,点击右上角即可注册使用

小炎智能写作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