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足什么三的成语 鼎字的成语有什么(3个)

发布时间:2023-10-31 22:29:26
发布者:网友

大家好,什么足什么三的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鼎字的成语有什么(3个)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什么足什么三的成语和鼎字的成语有什么(3个)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鼎字的成语有什么(3个)

带有鼎字的成语有一言九鼎、力能扛鼎、人声鼎沸、鼎足而立、鼎鼎有名等。

1、一言九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īyánjiǔdǐng,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

朱自清《很好》: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

2、力能扛鼎(lìnénggāngdǐng)意谓双手能举起鼎一样沉重的东西,形容力气大,也用来比喻笔力雄健。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七》:“籍(项羽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译文:项羽身长八尺多,力能举起大鼎,虽才华过人,但是吴中子弟都已害怕他。

3、人声鼎沸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rénshēngdǐngfèi,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人声喧闹的意思。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4、鼎足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ǐngzúérlì,意思是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徐迟《黄山记》: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鼎鼎有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ǐngdǐngyǒumíng,意思是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二、鼎字的五笔怎么打啊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业:定~。问~。

1、文言版《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

2、白话版《说文解字》:鼎: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古昔朝代的夏禹,收集中华九州之长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山下铸鼎。进入山林、江河、湖泽,其间的螭魅蝄蜽,没有什么能遇见他,他凭借铸鼎和谐地接受苍天的恩赐。

敬辞,鼎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此事还望先生~。

鼎有三条腿,比喻三方面对峙的局势。

引证: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这一败,关系大局,迅速动摇了鼎足的平衡,使蜀汉一蹶不振。”

古代帝王定都称定鼎。引申为建立王朝。

比喻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的机会。

引证: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一:“像《典论》那样的著作,是同时的诗人们所不敢轻于问鼎的。”

开水锅,等于说汤镬,比喻险绝境地。

三、鼎可以组什么词

1、-鼎足(形容词,表示地位平均或稳固)

2、-鼎立(动词,表示三者平分秋色或存在对立关系)

3、-鼎峰(形容词,表示巅峰或高峰状态)

4、-鼎新(动词,表示进行革新或变革)

5、-鼎州(名词,古代指地方行政区域的名称)

6、-鼎饕(名词,形容人吃饭贪婪或嗜好美食)

四、古代的鼎为什么有三只脚

1、一般人只认为三足有稳定性,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鼎设计为三足,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样可以轻易改变鼎的重心,便于“颠趾”,“颠趾”以利“出否”。这是鼎足最重要的特征。

2、鼎为三足,均匀地分布于三角,三角的连线为一个正三角形。这样,即使地面不平,鼎也可立稳;但同时,向某一足的相反方向用力,只用很小的力就可使鼎倾斜。这种设计,就是便于“鼎颠趾”,从而利于取出鼎中之食。“鼎颠趾,利出否”这是从鼎作为食器的自身特点来描述的。

五、人声鼎沸的鼎字是什么意思

1、人声鼎沸中的“鼎”的意思是:古代煮食器。“人声鼎沸”的意思是: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比喻声音嘈杂。

2、造句:清晨,城市像是刚睡醒的婴儿,慢慢开始了它的喧闹,菜市场里已人声鼎沸了,街上已经车水马龙。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哦。

——————————————小炎智能写作工具可以帮您快速高效的创作原创优质内容,提高网站收录量和各大自媒体原创并获得推荐量,点击右上角即可注册使用

小炎智能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