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是什么病 植物黑死病是什么病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黑死病是什么病的问题,以及和植物黑死病是什么病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黑死病为什么没有波及到中国
1、黑死病让2500万欧洲人死去,在中国却没有蔓延,我们要感谢一个人
2、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灾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天灾,二是人祸。最大的人祸肯定就是战争,世界历史上因为战争而死的人多不胜数,如二战中的军民伤亡就高达9000万;但有一种灾难的破坏性堪比战争,那就是人人闻之色变的瘟疫。
3、二战中,欧洲因战争而死的人占总人口的5%,但在“黑死病”大流行的14世纪,因这场瘟疫而死的欧洲人多达2500万,占了总人口的1/3!所以说,瘟疫对人类文明的破坏不亚于战争,这场瘟疫甚至让欧洲的教会地位被动摇,直接扭转了欧洲文明的走向。
4、其实中国古文明也曾经受过瘟疫的摧残。但晚清时期,“黑死病”在中国东北地区爆发后却没有蔓延至全国,一旦蔓延开来,我们这些后人能不能顺利出生还是个问题。染上了这样的病,不出一周、甚至可能不出一天就会死去,再意志坚强的人都无法与它对抗。
5、晚清时那场著名的“黑死病(也称鼠疫)”灾难是在1910年爆发的。10月底,满洲里首发病例,之后瘟疫迅速横扫东北平原,甚至波及河北一带。被派去担任疫情总医官的人是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马来西亚归国华侨伍连德,当时他还很年轻,只有31岁。
6、伍连德接受过西方科学教育,熟悉细菌学、公共卫生学和流行病学,明白要以科学的办法来防疫。他的一些同事畏惧疫情不敢前去,伍连德便单枪匹马上任,到了东北后,伍连德碰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比如当地官员不配合,比如大众守着旧观念,拒绝解剖和焚毁尸体。
7、伍连德压力很大,如果他没有把事情完美解决,沙俄和日本又来干涉防疫工作的话,还不知道这场瘟疫是什么结局。为此,伍连德一边去田野考察,寻找并确认疫菌宿主,一边悄悄在实验室里解剖病例,终于发现野生啮齿类动物是最早的宿主,而这场瘟疫是靠“呼吸”与“飞沫”传播的。
8、伍连德的研究结果否定了外国专家提出的“消灭老鼠就能阻止瘟疫”理论,眼看着近6万人的生命被瘟疫带走,伍连德马上开始组织人手隔断交通、四处消毒、隔离病例与疑似病例群体,虽然困难重重,好在清廷了解情况后准许了伍连德的做法。
9、可没想到疫情还是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人们顿时开始怀疑这个疫病专家名不副实。伍连德没有理会,他戴着口罩去四处考察,终于发现东北的土地在冬天都被冻起来了,因病而死的尸体没有深埋,而就算患病者死去,鼠疫杆菌还是可以在尸身上存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10、当时有日本的专家认为,病菌在东北的低温下会自行死去,所以尸体不需要深埋,但伍连德把人骂了一顿,火速上书给朝廷,申请焚尸。清廷十分意外,但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伍连德顶着重重压力,指挥大家将棺木和尸体摆在一起实行火葬。
11、最终,这场肆虐了半年的瘟疫得到了有效控制,东北地区死亡人数迅速下降,降到了零。中国人对疫情的有效控制让国际医学界都感到惊奇,伍连德上任不到4个月就扑灭瘟疫,避免了整个中国像昔日的欧洲那样因“黑死病”而元气大伤,因此,他成了华人世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难以想象当时没有伍连德的话,中国近代文明会走向怎样的道路
二、黑死病的起源
1、黑死病(即鼠疫)14世纪中(中国元朝末年)横扫欧洲,估计30~50%的人因而丧命。以后三百年,黑死病反覆侵袭欧洲,疫情依旧惨重。例如1604年,英格兰约克市一年内丧失了1/4的人口。不过,根据古DNA的证据,黑死病史上第一次现身是西元6世纪君士坦丁堡的查士丁尼大疫。
2、现在丹麦的古DNA专家在欧洲史前人骨上找到了现代鼠疫桿菌(Yersiniapestis,又译耶氏桿菌)的祖先,那些人骨分别出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遗址,距今5,000~2,800年前。专家估计,五千年前鼠疫已是欧亚大陆上的风土病,只不过那时鼠疫桿菌还没有演化出那么强的毒性。
3、研究人员发现,直到951BC(西周时代),鼠疫桿菌才获得基因ymt,得以在跳蚤肠道中生存。跳蚤使鼠疫桿菌更容易在温血动物中传播
三、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1、如今欧洲的疫情愈演愈烈,虽不至于重复当年“西班牙大流感”的惨状,但逐日增加的感染人数着实令西方人不得不严肃对待。就当下而言尚未出现有效遏制该病毒的药物,人们在恐慌之余不免将眼前的情形与此前在欧洲肆虐四个世纪之久的黑死病作比较,而后者之所以能够从西方世界销声匿迹也并非得益于人类医学技术的发展,反而是一群远道而来的亚洲老鼠结束了欧洲的梦魇。
2、从13世纪开始,蒙古人就持续不断地向西用兵,由于人数稀少,蒙古大军在攻取城池之后往往不能抽出足够的留守部队来进行占领。为了避免后方不稳,一种恐怖的屠城政策成为蒙古人最常使用的手段,而在积年累月的屠杀之后,从中亚到东欧的人口骤然下降,与之相伴的则是老鼠等啮齿类动物的疯狂滋生。这种情况持续到14世纪的时候终于发生质变,在对抗蒙古大军一线的欧洲士兵开始有部分人员出现发热、头疼、淋巴肿大,继而全身发黑的症状。更要命的是该病症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人群当中蔓延,等到人们意识到瘟疫已经到来之时,已然错过了最佳防治期,于是困扰欧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发。
3、从医学角度来说,黑死病的直接诱因是跳蚤身上携带的鼠疫杆菌所致,这种跳蚤学名称为“印鼠客蚤”,专门寄生在欧洲当地的黑家鼠身上。不过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这样的医学常识,也无法将肆虐人间的瘟疫与老鼠联系起来,只能将其归咎于上帝的惩罚。由于弄不清病因,众多令人匪夷所思而又啼笑皆非的“防治手段”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起先人们认为是血液出现了问题,所以只要有人得病就给其放血,结果自然是风马牛不相及。后来又有人认为是水源不够洁净才导致了瘟疫横行,所以中世纪的贵族们从不直接饮用淡水,相反却用葡萄酒来作为日常饮品。
4、非但如此,洗澡在这时候也成为禁忌,因为人们觉得洗澡会导致皮肤毛孔增大,病毒极有可能趁虚而入。因此,即便是贵为国王的路易十四在一生中也只洗过三次澡,于是为了遮掩身上难闻的臭味,欧洲人格外钟情于各种香水,而西方的香水业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蓬勃起来。不过上述各种荒诞不羁的做法显然对疫情防治毫无裨益,欧洲依旧笼罩在暗无天日的鼠疫当中。最终解决这一切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外来客——印度褐鼠,18世纪时南亚次大陆发生大地震,众多掩埋在废墟中的尸体以及南亚独有的炎热气候导致当地褐鼠大量繁殖。为了寻找足够的空间和食物,这批不显眼的偷渡客开始向西迁徙,并最终沿着商队的足迹涌入欧洲。
5、然而事实证明,这场生物入侵对欧洲人来说简直就是救星降临。由于褐鼠不论在个头、智商还是团队协作上都远胜过欧洲黑鼠,因此后者很快被“鸠占鹊巢”并彻底淡出生存舞台。就生物关系而言,褐鼠身上寄生的跳蚤同样可以携带鼠疫杆菌,这种跳蚤被称为“角叶蚤”。但与欧洲黑鼠身上的“印鼠客蚤”不同,角叶蚤对褐鼠的忠诚度极高,即使宿主死亡也不会从老鼠转移到人类身上,这就从根本上阻断了疫情传播的途径。随着褐鼠逐渐在欧洲站稳脚跟,黑死病仿佛被风刮走了一样一去不回,所以有时候消灭疫情的不一定是药物,相反却是毒源被另一种毒源取代。
四、黑死病是什么猫
黑死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病毒,席卷整个欧洲,起病原因是老鼠,猫通过捕食老鼠,人通过接触猫而传染
五、吸血鬼是什么
1.吸血鬼是一种神话中的生物,通常被描绘为需要吸取生命能量或者血液来维持生命的生物。
2.吸血鬼最早起源于欧洲的神话传说,每个故事中的吸血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规则。
而这些特点和规则都与吸血鬼需要吸取生命能量或血液相关联。
据说这种故事的缘起与14世纪的黑死病疫情有关。
当时人们不知道疾病是如何传染的,因此制作了各种关于幽灵、吸血鬼、巫婆等超自然存在的故事,以求保住生命。
3.延伸内容:尽管吸血鬼是神话中的生物,但是对于人们而言,它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存在。
吸血鬼出现在各种文化和媒体作品中,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带给人们的文化冲击与观赏的乐趣。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炎智能写作工具可以帮您快速高效的创作原创优质内容,提高网站收录量和各大自媒体原创并获得推荐量,点击右上角即可注册使用

相关新闻推荐
- 龟虽寿译文简短,(通用2篇) 2024-06-14
- 龟虽寿翻译简写,(通用2篇) 2024-06-14
- 龟虽寿原文及赏析,(通用2篇) 2024-06-14
- 龟虽寿一句一赏析,(通用2篇) 2024-06-14
- 龙城飞将指的是什么,(通用2篇) 2024-06-14
- 龙城飞将在,(通用2篇) 2024-06-14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的原文及翻译,(通用2篇) 2024-06-14
- 齐桓公伐楚特殊句式,(通用2篇) 2024-06-14
- 齐有倜傥生译文,(通用2篇) 2024-06-14
-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阅读答案,谣言与真相(通用2篇) 2024-06-14
- 齐人有好猎者启示,(通用2篇) 2024-06-14
- 齐人攫金翻译,(通用2篇) 2024-06-14
- 鼻的拼音,(通用2篇) 2024-06-14
- 鼠目寸光,鼠目寸光:短视思维的局限与超越(通用2篇) 2024-06-14
- 黼黻皇猷,(通用2篇) 2024-06-14
- 黯乡魂小说,(通用2篇) 2024-06-14
- 黠鼠赋朗读,(通用2篇) 2024-06-14
- 黠鼠赋文言文,(通用2篇) 2024-06-14
- 黛玉葬花,(通用2篇) 2024-06-14
- 黑暗的反义词是什么,(通用2篇) 2024-06-14
- 黑发不知勤学早的作者,《时光荏苒,勤学趁早——黑发少年的启示录》(通用2篇) 2024-06-14
- 黑云翻墨未遮山的翻墨是什么意思,(通用2篇) 2024-06-14
- 黑云压城城欲摧修辞赏析,(通用2篇) 2024-06-14
- 黎丘丈人文言文阅读答案,(通用2篇) 2024-06-14
- 黍米,(通用2篇) 2024-06-14
-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通用2篇) 2024-06-14
- 黄鹤楼诗词图片,(通用2篇) 2024-06-14
- 黄鹤楼诗意,(通用2篇)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