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翻译和原文,(通用2篇)

发布时间:2024-06-11 09:16:27
发布者:网友
观刈麦翻译和原文,(通用2篇)(图1)

观刈麦翻译和原文(篇1)



原文:《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忙碌的五月

农人的日子少有清闲,五月里人们格外忙碌。

夜晚南风吹过,小麦覆盖的田垄一片金黄。

家庭协作

妇女和姑嫂挑着饭篮,孩童提着水壶,

一家老小相随前往田间,青壮年在南坡上辛勤劳作。

挥汗如雨

脚下的土地被汗水蒸腾,背上的烈日如火烤一般,

他们使尽全力,浑然不觉炎热,只希望这漫长的夏日能多一些收获的时间。

贫困妇人的哀歌

又见一位贫苦的妇人,怀抱幼子站在一旁,

右手紧握着几颗遗落的麦穗,左臂挂着破旧的篮筐。

心酸的对话

听到她与旁人的对话,闻者无不心生悲凉。

她说家里的田地因交税已所剩无几,只能靠捡这些遗落的麦穗充饥。

自省与愧疚

反思自己有何德行,从未亲自下田耕种,

却享有官府俸禄,每年年末尚有余粮。

难以释怀的自责

想到这里,我内心深感羞愧,这份感受整天萦绕心头,难以忘怀。

白居易的《观刈麦》深刻描绘了古代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同时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诗人自身对这种不公的深刻自省和同情。

观刈麦翻译和原文,(通用2篇)(图2)

观刈麦翻译和原文(篇2)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反映农民辛勤劳作与生活艰辛的诗篇。以下为原文、翻译以及分段解析: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

农家繁忙

农家少有闲暇月,五月时节人更忙。

夜晚南风吹起时,小麦覆盖田垄一片黄。

家庭协作

妇女提着饭篮,孩童手捧水壶,

一家大小相伴,前往田间送餐,青壮年劳作在南坡上。

辛勤耕作

脚踏蒸腾的暑土,背受烈日的炙烤,

力气耗尽也感受不到炎热,只愿夏日能更长些。

再看那贫穷的妇人,怀抱孩子在一旁,

右手握着捡来的麦穗,左臂挂着破旧的筐。

贫困之苦

听到他们的对话,闻者无不感伤。

因纳税家田已空,拾这些遗穗只为充饥。

反思我自己有何功绩,从未从事过农耕织造,

官俸三百石,年终还有余粮。

深切自省

想到这里,内心满是羞愧,整天难以忘怀。

分段解析

一、农家繁忙

开篇描绘了农忙季节的景象,强调了农家在五月这个特定月份的加倍忙碌,通过“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勾勒出一幅丰收在望的画面。

二、家庭协作

这一段展示了农村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无论老幼都参与到支持田间劳作中,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团结。

三、辛勤耕作

通过具体描述农人的艰苦工作环境,展现了他们面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坚韧不拔,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收获的渴望。

四、贫困之苦

笔锋一转,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特别是那位贫穷妇人的形象,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农民的艰难处境。

五、深切自省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身为官员享受优厚待遇而未能亲历农耕的自责与愧疚,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观刈麦》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田园劳作图景,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与自我反省,反映了白居易关注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怀。



观刈麦翻译和原文,(通用2篇)(图3)

——————————————小炎智能写作工具可以帮您快速高效的创作原创优质内容,提高网站收录量和各大自媒体原创并获得推荐量,点击右上角即可注册使用

小炎智能写作

相关新闻推荐